中新網西寧9月7日電 (孫睿文思睿)7日,青海省政府副秘書長馮志剛在“2020年全國生態文明與再生資源行業會議暨青海生態(產業)博覽會再生資源發展論壇”上表示,西寧已建成“養殖—廢棄物資源化—種植業”良性循環利用生態牧場模式。
據介紹,2006年,西寧市把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,納入城市重點項目建設的“總盤子”;2007年,西寧市政府通過市場化運作,對餐廚垃圾實行統一收運處置服務,市區內每天產生餐廚垃圾經過固液分離、破碎、消毒等程序,變成蛋白飼料、生物柴油等產品,基本實現了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處理。這種由“政府主導、市場參與、法制化管理”的餐廚垃圾處理模式,被國家相關部委譽為城市餐廚垃圾處理的“西寧模式”。多年來,先后有北京、天津、廣州、杭州等多個大中城市政府和企業專程來觀摩學習。
馮志剛表示,近年來,大力推進“無廢城市”試點建設,西寧開展生活垃圾收運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的“兩網融合”,建成“養殖—廢棄物資源化—種植業”良性循環利用生態牧場模式,餐廚垃圾收運處置“西寧模式”持續在全國領跑。
青海資源能源富集,水電資源豐富,鹽湖資源、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得天獨厚,是中國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地,也是世界新能源發展重要接續地。
馮志剛表示,再生資源已成為國家資源供給的重要來源,再生資源行業也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。發展再生資源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,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,也是應對氣候變化、保障生態安全的重要途徑。
“近年來,青海省加快再生資源行業轉型升級,探索推進再生資源行業無害化、標準化、規范化和規?;ㄔO,加快再生資源產業綠色化、循環化和專業化發展進程,推動生態文明建設、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?!瘪T志剛說。
此外,近年來,青海還建成“青電入豫”工程和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,累計并網清潔能源2801萬千瓦,裝機占比達88%,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水平走在全國首列。并構建了5個千億元級產業基地、10個循環產業集群和12條循環產業鏈,建成全國最大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、冷水魚生產基地、有機枸杞生產基地。(完)